1月11日,县教育局组织召开寒假期间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会。会议要求强化四项措施,扎实推进2023年寒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
严肃查处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由县“双减”办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对寒假期间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出租房等重点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严查以“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举办的各类学科类培训以及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的线上学科类培训等。要求各学校全面普查本校学生寒假期间参加校外培训情况,建立台账、动态监测、强化教育、积极引导,从源头上“管住学生”,远离无证办学机构。严禁全县在职教师参与校外违规有偿补课,签订承诺书,加大问责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
持续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县“双减”办要发挥牵头抓总职能,积极督促监管部门加强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监测和调控,全面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向社会公开收费标准等信息,严防恶意涨价。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办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持续加强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管理,对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要依法依规关停。寒假期间,县“双减”办组织对全县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联合检查,坚决维护广大学生权益。
切实加大校外培训机构巡查力度。各主管部门要深入推进监管平台使用,督促指导尚未实现全流程监管的培训机构尽快完成相关工作,督促所有培训机构通过平台售卖课程、消课,推进校外培训智慧监管,实现全流程监管,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规范化。
合力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各学校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师生、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推动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在寒假期间通过线上家长会、告知书、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科学安排学生寒假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主动拒绝参加寒假违规学科类培训,慎重选择合规非学科类培训,鼓励家长陪伴学生读名著,指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社会实践、文化传承等活动,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