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实践感悟

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 实践感悟  
巧用巡察基本方法 善于发现问题线索
发布时间:7/19/2022  文章来源:  作者:沈育茂  点击数:58050   分享按钮

古人云:“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告诉我们,在作战中要善于思考和判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战略战术,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巡察工作。《巡视工作条例》明确了“12+N”种发现问题的方法,其中,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受理信访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如何运用好这些基本方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线索,能够考验巡察人员的“运用之妙”。县委第四巡察组较好运用了这些方法,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问题线索。

1、精心制定谈话提纲,提高谈话的针对性。谈话了解是巡察发现问题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在掌握一般谈话技巧的基础上,要加强对谈话对象的研究,根据谈话对象的职务、分工,对谈话提纲进行必要调整,避免千篇一律、简单重复。2021年底,在对某镇党委开展常规巡察时,事先已拟定了谈话提纲通稿,在对镇三套子谈话前,又根据其工作分工,对提纲通稿进行了合理取舍,确保重点突出、精准发问,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效果。

2、仔细搜寻蛛丝马迹,让台账资料活起来。材料是不会讲话的,但材料上会有问题痕迹。从海量台账资料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线索,既有要超常的耐性和定力,更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直觉。巡察中,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每一处疑点,让台账中的数字、文字活起来。2019年,巡察某县直部门党组织,工作人员在翻看财务账册时,发现一张公车保险理赔单似有异常,仔细一看,该单据落款日期为1月1日,按照规定,法定假日公车应该处于封存状态,怎么会出现保险理赔呢?后通过进一步细查,发现了该部门驾驶员节假日违规使用公车问题线索。

3、巧妙确定核查范围,避免暴露真实意图。接受群众举报,是巡察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现实中,信访举报的情形多种多样,有的是实名举报,有根有据,事实清楚,有的是捕风捉影,查无实据,甚至纯属诬告。对巡察期间接到的信访举报,应该认真分析甄别,依规谨慎处理。对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举报件,一定要巧妙安排,讲究方法,否则就有可能打草惊蛇、无功而返。2021年底,在对某镇党委开展常规巡察时,有群众举报某村干部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虚报工作量套骗资金问题,并提供了被虚报的两个农户名单。在核查该信访件过程中,为避免引起当事人警觉,适当扩大核查范围,提供了10个农户名单,要求镇纪委配合了解,最终成功固定了证据,查清了村干部套骗整治资金的事实。

©中共建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建湖县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6229号  苏公网安备320925202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