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实践感悟

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 实践感悟  
调查研究要在“实”上用真功
发布时间:4/10/2023  文章来源:  作者:陈蓉 周昱  点击数:8117   分享按钮

调查研究要在“实”上用真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拍脑袋决策,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实效是检验调查研究的根本标准。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能看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更不能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在工作实践过程中,要杜绝脚不沾泥,身不染土的“作秀式”调研,摒弃居高临下、装模作样、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杜绝“经典路线”的“盆景式”调研,看示范样板,听标准汇报“花架子”。防止只注重形式的调研,规避调而不研,只做材料的统计师、收集员,不做材料的分析师、研究员。防止以先入为主、按图索骥的“框框式”调研,带着框子找例子,带着论点找论据,把调查研究变成结论的预设

调查研究要取得好实效,真正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唯实精神搞调查、以求实态度作研究、以务实作风抓落实”的“三实”精神做求真调研。

以唯实精神搞调查需要我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从端正政绩观做起,从对战斗力提升管用不管用、基层满意不满意等实际问题出发,以唯实精神搞调查,确保真摸情况、摸真情况,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每一次开展调查研究前,都应该认真梳理需要通过调研解决的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去,调研才会有方向、有重点,才能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避免“走过场”“被调研”现象发生。

以求实态度作研究。在实事求是搞好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地、辩证地、客观地分析研究问题,找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好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精心梳理分析,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金点子、好举措、良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增进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发自肺腑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以求真的实效赢得民心民意。

以务实作风抓落实。只有调研的上篇文章、没有落实的下篇文章,再好的蓝图都是水中花、镜中月。调查研究除了要看,更要问、要听、要交流,通过集体座谈、个别问询、随机走访等形式,走到群众耕种的田头,来到养殖户的塘口,坐一条板凳上拉家常,在一张饭桌上喝米粥,在塘口的简易棚里吹野风,用真心实意换得真实情况。要直奔调研问题,往矛盾大、情况复杂的热点地方去,搞清楚问题所在、症结所在,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整改清单。

调查研究连着真知与行动,串着信息与决策,系着党心与民心。调查研究是否能够取得实效,是检验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金标准”、反映党员干部工作水平的显示器”、体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试金石”。我们要真正把调查研究这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这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这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用活用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用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把工作干到老百姓心坎上,交出更加优异的发展答卷。

©中共建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建湖县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6229号  苏公网安备320925202000049